教育经历
· 2010.10 - 2015.6
南京大学 - 凝聚态物理 - 博士
· 2006.9 - 2010.6
山东大学 - 物理学 - 学士
工作经历
· 2021.8- 至今
生命科学学院 → 天津大学 → 副教授
· 2015.11 - 2021.6
生理学与生物物理 → 凯斯西储大学 → 博士后
研究方向
· 分子识别/演化的物理原则与深度学习
· 蛋白/脂质动力学与稀有事件采样
· 生物分子凝聚及其应用
社会兼职
-
· ACS membership (2016-2021)
-
· Biophysical Society membership (2016-)
个人简介
李振鲁,博士,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英才副教授。我们结合计算与实验生物物理手段,与分子生物学专家密切合作探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。研究方向包括(1)生物分子凝聚及其应用;(2)蛋白/脂质动力学与稀有事件采样; (3)分子识别/演化的物理原则与深度学习。
(1)生物分子凝聚及其应用。
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与朗之万动力学等计算方法,研究介观尺度生物分子相分离与组装过程,例如膜蛋白在脂质膜上形成信号体(signalsome)的机制。重点研究蛋白对遗传物质核酸分子的压缩与保护机制,并应用相关机制设计生物药。
(2)蛋白质/脂质动力学与稀有事件采样。
结合稀有事件采样方法(元动力学与权重系综模拟)与生物分子核磁方法,研究态转变问题,特别是膜蛋白无序区域的高动态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。
(3)分子识别/演化的物理原则与深度学习。
研究蛋白分子特异性识别过程中的物理相互作用构成,特别是熵致结合效应与动力学异构现象。充分利用深度学习方法探索分子识别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,并对蛋白家族间成对识别作出预测。
【动力学异构原理】蛋白受刺激因子作用后,受激蛋白局域涨落水平发生变化(无结构变化)。涨落抑制会降低蛋白分子的熵,继而减少了蛋白分子与效应分子结合的熵损失,从而促进蛋白分子与效应分子的结合。例如,RAS蛋白本身较难形成二聚体,但在结合RBD分子后则较容易形成RBD-RAS-RAS-RBD二聚体[Structure 2022]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