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经历
· 2021.7- 至今
地球系统科学学院(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) → 天津大学 → 副教授
· 2019.10 - 2020.4
CCFS →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 → 访问学者
· 2016.8 - 2021.6
地球系统科学学院(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) → 天津大学 → 讲师
研究方向
· 大洋/大陆板片俯冲-碰撞等深部圈层作用及其地表过程响应
· 俯冲带深部碳循环及其与表层碳循环的耦合关系
· 造山带构造演化、熔流体行为及壳幔相互作用
·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应用
· 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
社会兼职
-
· 天津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
个人简介
李云帅,男,博士,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。现为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,主要从事地理科学/地质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,主持天津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、校级一般教改项目和院级教改项目7项,并参与天津大学校级和院级教改项目多项,入选天津大学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学院品牌“金课”、天津大学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专业教师品牌“金课”和天津大学“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”,获得天津大学”沈志康奖教金“、天津大学地科院优秀青年教学工作者等荣誉。
研究方向为变质地质学、岩石地球化学、大地构造与构造地质学、同位素地球化学、地质年代学、成因矿物学。近期研究兴趣:(1)俯冲带深部碳循环;(2)造山带构造演化、熔流体行为及壳幔相互作用;(3)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应用;(4)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;(5)矿物材料及应用(地质聚合物、耐火材料等)。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科技部重点研发子课题专题等十余项,在《GSA Bulletin》、《Lithos》等地学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其中一作/通讯作者论文十余篇,受邀为GSA Bulletin、Lithos、GSF、JAES、GJ等多个期刊审稿人。
热忱欢迎具有地质学、地理学背景的优秀本科生/硕士研究生报考硕士/博士研究生,招收专业:地理学(硕、博士)、环境科学(硕、博士)、地球系统科学(博士)。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:1)大洋/大陆板片俯冲-碰撞等深部圈层作用及其地表过程响应;2)俯冲带深部碳循环及其与表层碳循环的耦合关系;3)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应用;4)造山带构造演化、熔流体行为及壳幔相互作用;5)原特提斯洋俯冲起始、演化及岩浆响应;6)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。邮箱:liyunshuai@tju.edu.cn。
学术成果
论文成果
-
[1]徐胜,杨业,张茂亮,邵延秀,李云帅,徐海,刘静,刘丛强. 2025. 构造-地貌-气候-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[J].地学前缘,32(3):23-34.
-
[2]刘静, 孙照通, 王文鑫, 李云帅, 姚文倩, 崔凤珍, 刘丛强. 2025. 表层地球系统的深部过程响应与地表自然灾害. 地学前缘, 32(3): 7-22.
-
[3]邵延秀,李云帅,丁虎,等. 2025. 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课程思政教学与探索[J].高教学刊,11(18):185-188.
-
[6]郭晶, 张建新, 李云帅, 武亚威, 李国倩, 周开, 郭祺, 毛小红, 2024, 北祁连清水沟红帘石变硅质岩矿物学、原岩特征及地质意义. 岩石矿物学杂志, 43(2): 238~249.
-
[10]余光辉,孙富生,李云帅,李晓东. 2023. 让通识教育课“动”起来——地学通识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. 高教学刊, 9: 265(35) 31-34.
-
[15]李云帅;李晓东;郎赟超;郝倩;徐延平;赵剑博. 2021. 课程思政在地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——以天津大学地理科学为例. 高教学刊, 7(172): 162-165.
-
[17]郭晶; 李云帅*; 张建新 ; 大陆碰撞造山带榴辉岩相的熔体活动:来自南阿尔金基性麻粒岩中长英质脉 体的证据, 地质学报, 2021, 95(3): 723-736
-
[20]郭晶; 李云帅*; 于胜尧; 张建新 ;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榴辉岩的确定及其变质演化:对南阿尔金超高压 变质作用的启示, 地质学报, 2021, 95(12): 3691-3704
-
[25]郭晶; 李云帅*; 张建新; 路增龙 ; 北祁连水洞峡蛇绿岩形成时代与构造环境, 地球科学, 2020, 46(5 ): 1644-1656
-
[26]郭晶; 李云帅*; 张建新 ;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P-T-t轨迹, 地质学报, 2020, 94( 9): 2698-2711
-
[27]于胜尧,张建新,李三忠,彭银彪,李云帅,吕沛,姚勇,李卓凡. 2019. 柴北缘超高压地体折返过程中地壳深熔的岩石学研究. 岩石学报 35(10), 3130-3140.
-
[37]于胜尧,张建新,李三忠,孙德有,李云帅,彭银彪. 2016. 大陆碰撞过程中的巴罗式变质作用及原地深熔作用:以南阿尔金为例. 岩石学报,32(12): 3703-3714.
-
[44]于胜尧,张建新,孙德有,宫江华,李云帅. 2014. 柴北缘大陆深俯冲版片折返过程中的深熔作用研究. 岩石学报,30(8):2287-2296.
-
[46]李云帅,张建新,李胜荣,于胜尧,宫江华,林宜慧. 2013. 南阿尔金巴什瓦克石榴橄榄岩的变质演化. 岩石学报. 29(6), 2061-20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