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经历
- · 2012.9 - 2019.6- 北京林业大学 - 湿地生态学 - 博士 
- · 2008.9 - 2012.6- 北京林业大学 -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- 学士 
工作经历
- · 2025.1- 至今- 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→ 天津大学 → 英才副教授(长聘) 
- · 2019.10 - 2024.12- 建筑环境系 → 芬兰阿尔托大学 → 博士后研究员 
- · 2023.10 - 2023.12- 城市水系统学院 →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 → 访问学者 
- · 2017.1 - 2018.3- 人文地理学 →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  → 无 → 联合培养博士生 
研究方向
- · 极端气候事件复合影响 
- · 气候变化经济学 
- · 水资源可持续性 
- · 低碳负碳经济转型 
- · 环境投入产出分析 
- · 水足迹与虚拟水贸易 
- · 水资源短缺评估 
 
- · “水-能-粮-土”纽带关系 
- · 可持续性发展 
社会兼职
- 
· 2023.10-至今Carbon Neutrality 青年编委 
- 
· 2022.9-至今The innovation 青年编委 
- 
· 2023.1-至今Energy,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期刊主题编辑 
- 
· 2025.1-至今npj Clean water 副主编 
个人简介
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英才副教授(长聘),天津大学北洋学者英才计划入选者,博士生导师。曾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、芬兰阿尔托大学、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、荷兰屯特大学等多所著名学府开展研究工作,导师包括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、国家杰出青年学者刘俊国教授,国际著名环境经济学者Klaus Hubacek教授,英国社科院院士、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孙来祥教授,国际投入产出协会现任主席、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冯奎双教授,英国社科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关大博教授等多位国际著名学者。围绕水资源学、自然资源学与环境经济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关键科学问题,以方法创新为切入点,在‘水-能-粮-土’纽带关系、资源要素协同与权衡、极端气候事件复合影响、低碳负碳经济转型、水足迹与水资源短缺等前沿领域开展学术研究。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包括Nature Water、Nature Cities、Water Research、Science Bulletin等国际著名SCI期刊论文20余篇。以第一/通讯(共通)作者在Science Bulletin, Water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1篇《科学通报》封面文章、1篇论文被《生态学报》评为“2010-2019最具影响力论文”,出版《自然-社会系统水资源评价理论与方法》专著1部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,欧洲大学国际合作项目1项(已结题)。担任npj Clean Water副主编、Energy,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专题编辑等学术兼职。
📈具有丰富的学生指导经验,已与合作导师联合指导十余名硕博士,部分博士毕业在河海大学、北理工等学校工作,
硕士生前往香港大学、清华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。
🧭研究风格细致严谨,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创新意识,尊重学生个人意愿,支持鼓励学生多方位发展。
🎓团队有招生指标,欢迎有地理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环境经济学、生态学、管理学、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背景,
并且熟练掌握至少一门编程(Python, R,Matlab等)的优秀学生来信咨询报考

 
                    
 
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