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官网

刘俊杰

  • 教师名称:刘俊杰
  • 教师拼音名称:Liu Junjie
  • 出生日期:1969-08-05
  • 性别:
  • 职务:“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”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
  • 职称:教授

其他联系方式

  • 邮编:
  • 邮编:
  • 传真:
  • 通讯/办公地址:
  • 移动电话:
  • 邮箱:
  • 基本信息

  • 研究方向

  • 获奖情况

  • 论文成果

  • 天津大学英才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“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”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主任、天津市座舱空气革新性环境研究中心(Center for Cabin Air Reformative Environment, CARE)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。入选天津市第三批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“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”(团队负责人)和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(团队负责人)。

    国际室内空气质量与气候学会科学院会士(ISIAQ Academy of Fellows)、国际期刊《Energy and Buildings》前副主编、“暖通空调”杂志编委。全国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T/TC319)委员兼副秘书长、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“洁净受控环境与实验室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ISO TC209 “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专家、ISO TC142 “空气及其他气体净化设备”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专家。天津市制冷学会副理事长、中国制冷学会理事、暖通空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。

    近五年,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,总经费约2200万元;承担横向项目20余项,总经费超过500万元。累计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292篇,SCI(WOS数据库)总引用次数6513次,h-index: 41,ESI高被引论文2篇;近五年,发表期刊论文151篇,其中SCI检索128篇,中文核心期刊23篇。出版专著6本。参加编写国家标准3项、主编团体标准2项。已授权PCT国际专利1项、中国发明专利32项、实用新型专利40项、软件著作权4项,其中,1项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、天津市专利金奖,11项发明专利实现企业转让。







教育经历

  • 2002.3-2007.2 天津大学   工程热物理   博士
  • 1991.9-1994.3 天津大学   热能工程   硕士
  • 1987.9-1991.7 天津大学   技术经济   学士
  • 1987.9-1991.7 天津大学   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   学士

工作经历

  • 2016.9 - 至今

    |“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”天津市重点实验室|主任

  • 2016.1 - 至今

    |天津市国际合作研究基地:座舱空气革新性环境研究中心|主任

  • 2011.7 - 至今

    |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|天津大学|教授,博士生导师

  • 2010.3 -2014.3

    |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|天津大学|院长助理

  • 2003.7 -2011.6

    |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|天津大学|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

  • 1998.10 -1999.10

    |建筑技术专业|美国麻省理工学院(MIT)|访问学者

  • 1995.7 -2003.6

    |土木系|天津大学|讲师

  • 1994.4 -1995.6

    |土木工程系|天津大学|助教

团队成员

“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”天津市重点实验室

团队名称:“室内空气环境质量控制”天津市重点实验室

团队介绍:重点研究方向包括:空气减污降碳净化机理及功能材料研究;室内环境智慧营造及能源应用;空气质量控-评-测及健康影响。旨在解决室内外空气污染和碳排放问题,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,为航空航天、建筑、环保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
市级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信息表
1、刘俊杰(实验室主任),英才教授,密闭空间环境营造、空气净化技术、绿色健康建筑及智慧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
2、刘庆岭(重点实验室副主任),英才教授(天津市青年千人计划;天津市“131人才计划”),环境工程、环境功能材料、膜分离材料,大气污染控制与防治等领域的研究
3、裴晶晶(重点实验室副主任),教授(天津市青年科技优秀人才)    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及室内污染物净化技术
4、侯立安,教授、工程院院士,环境工程、工程设计
5、陈清焰,教授(国家级人才),封闭空间环境领域热流体的研究
6、张腾飞,教授(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),建筑与交通工具舱内环境研究
7、尤学一,教授,计算流体力学、能源高效转化利用、城市生态学研究
8、马洪亭,教授,地热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研究;建筑能耗分析和建筑节能技术研究等
9、周志华,教授,建筑节能、可再生能源利用、地源热泵研究、绿色建筑
10、王灿,教授,(长江学者奖励计划-青年学者,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),环境微生物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
11、鲁逸人,研究员,环境功能材料;新能源材料;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等
12、宋春风,英才教授,(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,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,天津市青年托举人才,天津市创新人才,天津市131创新人才)    环境工程、生物技术、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研究
13、龙正伟,教授,空气污染物的监测、通风、净化应用基础研究
14、童银栋,教授,(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),区域环境过程及其生态效应
15、李楠,教授,污水处理及高值资源回收
16、毛国柱,教授,环境规划、清洁生产、低碳经济
17、季静,教授,遗传学,环境与健康
18、刘宪华,教授,环境生物化学、环境功能材料及其环境应用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等
19、刘炜,教授,建造环境的快速预测、优化逆向设计以及实时控制、机器学习与计算流体力学
20、王洁华,教授,植物分子生物学
21、王雅然,特聘研究员,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
22、孙贺江,副教授,客机机舱环境,室内环境控制技术和空调制冷技术与设备优化
23、沈雄,副教授,建筑自然通风的流场测量与数值计算
24、邓娜,副教授,生物质能源、综合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技术
25、孙越霞,副教授,室内环境暴露与健康
26、凌继红,副教授,智慧供热技术和室内空气净化技术
27、丁辉,副教授,常温催化降解VOCs;农耕土壤修复
28、盛颖,副教授,筑室内污染物控制;低品位热能综合利用;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体舒适性;工业及建筑能源系统优化
29、乔治,副教授,GIS和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的应用、城市气候效应
30、臧国龙,副教授,废弃物资源化、生物电化学、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
31、韩煦,副教授,催化氧化技术;有毒有害重金属砷的氧化与去除技术;厨房油烟VOCs净化技术
32、韩瑞,副教授,大气污染控制
33、刘素梅,英才副教授    室内外自然通风实验测试及数值模拟、封闭空间的气流组织优化及污染物控制
34、姚明瑶,英才副教授,主要研究方向是室内臭氧及其产物污染规律、人员暴露和健康效应。
35、陈静,讲师,大气化学
36、赵金娟,工程师,环境监测
37、吕孟强,助理研究员,室内VOC污染特征及模拟预测、室内活体真菌孢子脱落气溶胶化的定量预测
38、田媛,实验室秘书
39、于欣宇,实验室综合管理员

地址: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邮编:300072
津ICP备05004358号-1 津教备0316号 津公网安备 1201040200042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