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经历
· 2004.9 - 2008.7
巴黎地球物理学院、巴黎七大 - 博士
· 2003.9 - 2004.7
巴黎地球物理学院、巴黎七大 - 硕士
· 1990.9 - 1994.7
长春地质学院(吉林大学) - 学士
工作经历
· 2018.7- 至今
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→ 天津大学 → 教授
· 2010.10 - 2018.5
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 → 研究员
· 2008.9 - 2009.10
加拿大川特大学 → 博士后
· 2008.9 - 2008.12
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 → 助理研究员
· 2007.10 - 2008.8
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 → 讲师
研究方向
· 1. 金属(非传统)稳定同位素(Hg、Zn、Ga、Cu、Fe、Ba、Mg、B、Sb、Sn、Cd等)环境地球化学,包括水环境(河流、湖泊、海洋)、气溶胶及大气降水、古环境、人类活动干扰、场地污染等
· 2. 新的生物地球化学示踪剂的开发
社会兼职
-
· 2021.9-至今
《National Science Open》地学与环境领域执行副主编
-
· 2021.1-至今
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》期刊副主编
-
· 2021.8-至今
《Applied Geochemistry》期刊副主编
-
· 《Acta Geochimica》期刊编委
-
·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“大气专项”总体专家组成员
-
· 生态环境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
-
·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环境地质地球化学、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地理和
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等专业委员会委员 -
·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
-
· 法国MARSS项目咨询专家
-
· 欧共体项目GMOS-Train顾问委员
-
· 中-法景观动态变化联合实验室(LIA-Saladyn)中方负责人
个人简介
陈玖斌,男,内蒙古赤峰人,博士,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讲席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国家“杰出青年”科学基金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“引进国外杰出人才(百人计划A类)”入选者。
主要从事金属(非传统)稳定同位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。注重开展从方法建立、野外观测到理论发展再到前沿问题解决的系统性研究工作,建立了锌、汞、镓、锑等同位素分析方法,在沉淀、吸附等环境过程金属同位素分馏机制和河流、湖泊、大气、冰川、古环境等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原创性成果。承担或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基金委重点、国际合作和联合基金项目等10余项。在PNAS、Science advances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 GCA、Geol、EST、EPSL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SCI论文多篇。